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以赛促教,重塑人才培育新生态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徐徐 落下帷幕,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的师生们载誉而归。在人工智能、机械设计与制造、新闻传播、商贸四个赛道上,学校斩获“三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 实现了世赛获奖数量的新突破 。这不仅是技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徐徐落下帷幕,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的师生们载誉而归。在人工智能、机械设计与制造、新闻传播、商贸四个赛道上,学校斩获“三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世赛获奖数量的新突破。这不仅是技能实力的体现,更是学校近年来以大赛为牵引,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构人才培养生态的生动缩影。

赛场直击: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课堂与产业”的对话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场上,选手们面对的不是孤立的考题,而是来自真实产业的现实难题。新闻传播赛道的“虚实融合”项目,要求学生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完成虚拟角色与实景的融合呈现。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代表队通过与本地影视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的动作捕捉流程、实景合成技术融入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技术完成高质量作品。

图1  学生使用动作捕捉系统建立虚拟模型

机械设计与制造赛道则考验学生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与轻量化应用能力。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选手在备赛过程中,依托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世赛模拟车间”,在真实设备、真实标准下进行训练,企业工程师定期进校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精密制造的核心要点。

商贸赛道聚焦数据驱动运营,学生面对企业真实的电商运营难题,提出“数据+视觉+内容+直播”四位一体解决方案,将课堂所学的企业沙盘模拟转化为真实的网店运营实践。

人工智能赛道在决赛中遭遇突发数据波动,该校选手凭借企业导师传授的应急处理方法,快速优化算法、补充样本,展现了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些赛项的背后,是学校推动“课堂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果。学生不仅在练技能,更在学思维、学创新,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

理念之变:从“教技能”到“育人才”,一场“价值导向”的转身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党委书记贺望琢指出,近年来学校最大的转变,是办学理念从“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转向“以产业需求为锚点,以价值创造为目标”。这一转变源于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操作熟练,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学校构建了“项目化教学、赛事化考核、产业化应用”三阶递进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从模拟场景转向真实项目,例如无人机专业学生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技术选型到实地测试,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业企业、农户合作,让技术方案真正落地。 学生在真实项目中体会技术的价值,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学校强化“数字素养+跨界实践”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具备对接产业专项升级全链路运营能力,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图2   学生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演练

改革深潜:把“竞赛赛道”当“教学现场”,课堂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推动“教学现场”与“竞赛赛道”无缝对接。实训中心的铃声如同生产指令,学生在模拟车间、直播平台、物联网大棚等真实场景中学习训练。

图3   学校通过“大练兵 大比武”强化课堂主阵地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推行“1+5+N”教学改革体系,其中“1”是夯实课堂主阵地,“5”是强化“五金”新基建,“N”是实施多项改革举措。考核方式也从传统的期末笔试,转变为以校级技能大赛、企业真实订单为载体,综合评估学生的技能操作、项目成果和企业评价。

为紧跟产业变化,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建立“行业需求动态跟踪机制”,每年更新10%以上课程内容。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人工智能赛道成为新增项目后,学校迅速联合企业开发实战课程,引入服务机器人项目,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产教共生:构建“赋能闭环”,校企协同的“生态力量”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再是单向资源索取,而是构建“顶层设计—资源矩阵—个性赋能”的共生体系。成立产教融合领导小组,实施“一赛一策”,为每个赛项组建校企联合指导团队。

图4   短视频制作专业学生深入艾产业园拍摄素材

企业提供技术、设备、数据等资源支持,学校负责教学训练与心理辅导,形成“备赛全周期赋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学校还联合企业专家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这种协同模式不仅助力比赛成绩,更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为企业带来创新思路,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项目与就业通道,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校企共赢”。

生态重构:为“制造强国”育“能用之才”,职教的“长远价值”

比赛结束后,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及时召开“竞赛成果转化会”,将赛项中的智能质检系统、精密加工流程、运营模式等转化为教学案例和培训内容,推动“赛场经验”向“教学资源”转化。

下一步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计划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数字传媒、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建设“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目标是在三年内将12项世赛核心技术转化为课程模块,五年内建成10个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真正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强国战略任务

近三年数据显示,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超八成在本地就业,近半数在一年内成长为技术骨干。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奖牌数量,而在于能否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实现了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全面升级。职业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是“最优选择”,而在于能否找准产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激活校企协同。这正是学校从“技能训练”走向“生态重构”的核心路径,也是河南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实践。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dongtai/5084.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未知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