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资深面试专家胡丹萍,探秘公考面试“秘籍”

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围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我们领袖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围绕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我们领袖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公务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事关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成效,事关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因此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人才,担当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通道。

  2023年的国考在即,作为关注公考十多年的记者,最近接到全国数百考生的咨询问题,让我回答,本着为考生负责,为公考负责的态度,我特意邀请到资深公考面试专家胡丹萍老师为全国考公学子做个公考“揭秘”。

  胡丹萍老师简介:北大博雅智库专家、客座教授,公考面试全学科研发人、面试新师资导师,胡丹萍工作室负责人。

  胡老师十年间培养面试一线讲师近两百人,均活跃在现各大公职培训机构教学一线,部分已成为大型机构的面试带头人。她亲自参与培训考公学员上万人,主要教学方向为国家公务员、省级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国企央企、金融银行、民营巨头等面试培训,对面试有独到见解,对全国各省市招考政策把握深刻,多次精准预测考题,帮助很多学员取得85+的成绩。 她带领的状元班至少有92%能考上,逆袭班整体达74%,多省联考面试中学员最高逆袭17分,百人大班教学接近65%。通过胡老师培训指导的学员,很多人成功进入有外交部、铁路公安、国税局、审计署、各省、市、县政府部门、央企国企(茅台酒厂、三大运营商、中国烟草等)、五大行银行、军队等单位工作。

  胡丹萍老师

  下面就一些问题,我代表即将参加公考的考生请教胡老师回答:

  记者提问1:什么样的考生最受考官青睐?

  从面试考试的角度来说,回答问题内容丰富、包含考生独立想法、表达清晰有吸引力的是容易获得高评价的。

  从公务员招考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对党忠诚、热爱祖国,要有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可能在胜任工作的能力上还有不足,但在这份初心上,理想信念要坚定。

  言为心声,投身基层,建设乡村,为民服务的热情,在言辞之间是能体现的。这种情感是由心而发的,即使装出来,也骗不了考官。并且乡村振兴,是国家民族的大事业,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只是抱着谋求一个稳定工作的想法,我想即使考上了,在工作中也会十分煎熬。但我认为广大考公的青年朋友在众多择业选择中选了考公务员,那内心深处必定是有为民服务的初心的。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包含一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优秀的沟通能力等。所以我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注意,公务员面试是一种能力考察,不是单纯的知识测试,这种能力是需要长期积累和锻炼的,所以那些冲刺型的、包装型的面试培训很不可取。

  最后就是要有勇气。每一次表达都是在向考官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想法,这必定会让很多年轻朋友在考场内面对严肃的考官时心生胆怯,比起害怕自己说得不好,大家更害怕的是自己说的不对。但其实只需要勇敢一点,把争取岗位的勇气和热情展现给考官,哪怕有些话说得不太好,显得稍有笨拙,可这样一个积极勇敢的年轻人,在考官眼里依旧是可爱的。

  记者提问2:目前培训机构众多、广告泛滥、培训费用昂贵学员选择哪家机构好?

  培训机构不重要,找到好老师才重要。

  我认为更重要的不是选择哪家机构,而是选择哪位老师。就像看病一样,我们常说看医生,但大家都不自觉的变成了看医院,认为在好的医院里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医生,所以顺理成章的会觉得在大的机构就能遇到好的老师。其实就目前公培行业的现状来看,要遇到专业的好老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之前就在国内最大的公职培训机构讲课。排课并不是按照学生的要求,而是看哪位老师有档期,按照就近原则就安排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上课遇到的老师就像开盲盒,有时是惊喜,有时也是惊吓。我个人也是因为指名要求上课的学员太多,机构才以我的名字开属了专属班,所以学员才能更容易找到我,不然即使是到机构来报班能不能遇到我去上课,就完全看运气。

  大机构也有不少的好老师,但是大部分好老师的主要工作都是去培训老师,而不是去培训学生。我之前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专门负责对师资进行培训,那时我已经很少到一线去上课了。但我发现,离学生太远是不可以的,会严重影响我对学情考情的判断,所以我又申请回到了教学一线。

  我觉得大家要多花心思去找各个科目教得好的老师。一方面向已经在这些机构培训过的同学打听一下,另一方面和机构的客服深入的问问。不过机构上课的老师基本上是配套好的,学生并没有选择权。所以你可以考虑一下找自己薄弱学科的优质老师,上那个老师的班的课程就好。

  还有就是现在各个自媒体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独立做培训的老师,尤其是做单个学科的老师,我觉得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因为这些老师如果在自己的学科上没有两把刷子,他们是不敢轻易离开平台自己独立做培训的。

  记者提问3:面试培训中线上和线下哪个效果好?

  线上线下不重要,培训周期足够长很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关注过,网上有很多详细的线上线下培训的优势劣势对比分析,我觉得讲得都很中肯,当然我和大家的观点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作为一个十年的面试老师,我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要和大家分享。从本质上来说,线下班除了比线上班贵很多之外,其实并没有太多大家所想的那些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线上集中直播培训和线下封闭班教学的最大的特点是集中教学。每天的上课时间从上午8点安排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被沾满,收获感很强。这其实就是面试培训班作为商业产品而非教学产品它想要达成的目的,让学生感觉一天到晚都在学,好像就在进步。而这个所谓的“进步”其实绝大部分真的就只是感觉而已。

  我们不能否认学习进步是需要时间的,知识的积累、消化、运用,是需要时间的。短期的、高度压缩的、灌输式的培训带来的效果是转瞬即逝的。

  这就是很多学生都在反应的一个问题,在培训班的时候老师不讲就完全想不到,老师一讲又好像那些知识自己都知道,在培训班的时候还能答答题,但要是培训结束到考试之前有一段时间的空白,很快就又不会答题了,这就说明你所参加的培训,并没有培养出你能随时应对面试考试的能力。就像学游泳,学会了是一生都不会忘的。而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培训班并不是教会考生如何“游泳”,而是不断的在培训中给学员发“游泳圈”。

  对于培训班的选择,我的强烈建议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找到一个好老师的基础下,请选一个培训时间长的,确切的说,是培训周期长的班次。

  现在有些培训机构推出的网课,看视频也好,线上直播跟学也好,学完之后有老师定期指导,其余时间按照老师的指导做好作业和练习,其实效果也是很不错的,这种类型的课反而给考生更为充足的消化练习的时间,只要老师的指导和检查到位,效果比传统的集中一段时间的突击教学的效果要好很多。

  不过当前考生普遍认为面试备考的周期短,所以是很难实现面试长周期备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是在进入面试之后才开始准备,这种观念不仅考生有,甚至对于公考行业来说,大家几乎都是这样认为的。

  我理解大家的这种想法,但我并不认可。考生完全可以在备考申论期间顺带就把面试所需要的很多知识性的内容一同学习了,申论考试的高频话题和面试考试的高频话题相似度极高,只是考察的方式不一样,但知识内核是一样的。如果能在学习申论期间将这些重要的知识提前储备,这为后期的口语表达训练节省出了大量的时间,并且同时也为申论作文补充很多高质量素材,其实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并没有这样的课程,所以我们也希望在之后能看到这样的课程出现。同时也希望看了这篇报道的考生,在之后备考的中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准备。

  2022年全国的省考面试就因为特殊原因,从笔试成绩公布到面试考试之间的时间大幅度缩减,这种情况在今后也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甚至会变成常态,所以大家要开始注意的不是如何缩短备考周期,而是考虑如何提前准备,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其本质就是在准备着等待失败。

  记者提问4:如何克服面试紧张,说话不流畅、大脑一片空白。

  紧张无法克服,希望大家不要把有限的备考时间浪费在去攻克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上。

  就算是奥运冠军,他在上场的那一刻他依旧是紧张的。如果你觉得是因为紧张而无法回答好考官的问题,那本质上你要去克服的不是紧张,而是恐惧。而你会感到恐惧只是因为你没有准备好而已。所以好好学知识,扎扎实实的练表达就好。

  说话不流畅是因为知识不够,不知道说什么,或知道要说什么,但没想好说的顺序,或词汇量有限,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如果是知识不够,就得补知识。如果是没想好说的顺序,就需要先笔头罗列要点顺序,然后口头多次练习。词汇量不足就需要朗读优质的文章,以及日常做新闻的听力训练,积累适合自己的表达词汇。

  大脑一片空白两个原因,一是知道得太少,二是思维习惯没有培养起来。知道得太少就需要补知识,思维习惯没有建立起来就需要大量的有规律有总结的刷题。

  总之,多学、多听、多读、多练,没有捷径可言。

  记者提问5:面试备考的建议

  首先需要摆正备考心态,要有刻苦学习的决心。

  考上的考生,要么平时就有丰富的积累,要么本身就具备灵活的思维和优秀的表达,要么就是踏踏实实的刻苦学习。靠着几天的面试集训就考上的考生,可能本身就是那种不需要参加培训也能考上的考生,所以衷心的希望广大考生摒弃突击培训就能考上的这种想法。扎实的学习,勤奋的练习,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为导向去学习。

  其次需要使用正确的备考方式,要系统性的学习。

  面试学习是补知识、学思维、练表达、稳心态为一体的系统训练。有知识,没有清晰的思维,那就说不清楚;有知识,有思维,没有良好的表达,那就没有说服力;有知识,有思维,有表达,但心态脆弱就无法经受严肃考场、严格考官的查考。

  补知识,补充公务员需要知道的知识,思想理念、国家政策、社会热点等,人民日报和一些深度新闻报道等就是最好的教材。

  学思维,市面上的面试培训班都有面试理论课,都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也要注意老师讲解的好坏,那些只教答题步骤和框架,而不教思考的,都不好。

  练表达,要多听,听新闻,培养语感。以及要多练,张嘴发出声音练习表达,默读,心里默念效果都很不好。务必不要买一本练习题册看答案,照着答案背,效果甚微甚至导致思维惰性,不会思考。有必要的情况下找一位有经验的面试老师指导,主要是找到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稳心态。四个心态很重要,对于自己的能考上的必胜的决心,学习中咬牙坚持的刻苦,面对考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勇敢,以及考不上也不会怎么样的坦然。

  最后,希望广大考生清醒的认识到,投机、偷懒、突击、拔苗助长式的培训都是在浪费你珍贵的青春和宝贵的机会。

  十八大以来,广大公务员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真抓实干,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作为积极向公务员队伍靠拢的青年,更应该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和激励自己。平时可以多读书看报,多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勤思考,善总结,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国家需要的人才。

  公务员的报考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种理想与价值的选择,是一种使命的选择,所以希望大家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地去学习。

  感谢胡丹萍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希望这些精髓对考生有帮助。最后祝愿大家早日实现自己的考公理想。(文/好好)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dongtai/2959.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未知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