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传统应试教育坏,素质教育好,学校里是应试教育,校外是素质教育。 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双减”等政策出来后,不少家长认为这是为了打压素质教育,重走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 很可惜,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甚至,很多

传统应试教育坏,素质教育好,学校里是应试教育,校外是素质教育。

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双减”等政策出来后,不少家长认为这是为了打压素质教育,重走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

很可惜,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甚至,很多家长和学子其实根本不清楚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这可能会让孩子在学习上吃大亏。

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目的

首先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对“应试教育”的定义:

“一般指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文章纯靠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填鸭式教育 图源自网络

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什么背什么,不考就不背,死记硬背,只要考试过关,这是大部分人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印象。

传统应试教育的目的

为什么传统应试教育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呢?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一个筛选机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听起来很像科举?

科举制度也是为了选拔人才,传统应试教育是为了选拔人,从这角度上讲,应试教育的作用和科举是一样的。

这种选拔制度相对保证了公平,孙中山先生称科举为“中国良好之旧法”,并且认为全球盛行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源自中国。

科举考试情景 图源自网络

在历史上,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长期傲视全球的一大重要支柱,只是在近代呆板固化,被时代抛弃了。

因此,从选拔层面就可以理解应试教育的本质了,其本质是一个筛子,筛选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不同时期,调整筛孔的大小和密度,而调整的依据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国初期,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共同纲领》

所以这个时候要狠抓思想教育,家庭成分最重要,成绩没那么重要,入学看的是推荐信。

改革开放后,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进入全盘工业化阶段,无数的流水线工厂需要大批识字、服从性高、能忍受重复性工作的工人。

流水线 图源自新华社

所以教育要求学生能记会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放弃个性,服从集体集体。这就是延续至今的传统应试教育。

那么,未来呢?传统应试教育会继续下去吗?

“十四五”规划已经给出了答案。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

近期政策频出,正是因为校外学科培训严重干扰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但是没有禁止素质教育培训。

而且“双减”政策明确鼓励发展素质教育,管理校外培训而成立的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司也在8月3日也发表长文,司长俞伟跃指出:

“从严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

监管司文章 图源自教育部

素质教育不是画画唱歌

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素质教育的: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国,素质教育并不是新东西。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便第一次确立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2006年素质教育写进《义务教育法》,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法律。

如前文所说,教育的目的仍然是选拔,所以一直以来学校还是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反而以艺术培训的形式在校外发展起来。

然而素质教育并不是画画唱歌,素质教育是对人整体能力的提升。

素质和应试 相辅相成

什么是素质教育?

桔博士三页老师认为这意味着“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考试的机器,而是把人培养成“人”。

三页老师

素质教育绝不是报个兴趣班,学个画画、唱歌或者钢琴就可以的,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智商高,情商更高,在学校能考出好成绩,在家里能做乖宝宝。

以桔博士为例,就是教会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幅压缩需要机械记忆的部分,节省下时间和精力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以三页老师亲授的脑力明星饶舜涵为例,饶舜涵背诵短文只需10分钟,长篇古文《岳阳楼记》也只需半个小时。

桔博士代言人饶舜涵

学习后的饶舜涵不仅记忆力惊人,而且会玩音乐,待人接物也远超一般同龄人,7岁起就陆续登上央视、江苏卫视、湖北卫视等多家电视节目。

饶舜涵改编西班牙民歌

不仅要让孩子全面发展,更要学得轻松,这才是素质教育要做的事。

素质教育会很快取代传统应试教育吗?

恐怕不能。

由于考试在人才选拔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学校里传统应试教育仍将长期存在,孩子们还是需要练习死记硬背的能力。

但学校会向着素质教育方向进化,具体进化到什么程度就要看改革的力度了。

但企业比较灵活,能根据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就业要求等灵活调整,所以优秀的素质教育将会在校外蓬勃发展。

因此,现阶段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辅相成、长期共存的事实,决定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不增加学习总量的前提下,要切实减轻孩子的负担,全面发展,就更要注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

其中,培养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让每次学习更有价值

桔博士通过6年和百万级人次的素质教学实践证明,以发展记忆法、思维力、专注力、演说力、领导力素质力的素质教育收到全国家长和学子的热烈欢欢迎。

原因就在于自研的“记忆训练法 + 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大大地节省了学子的背诵时间和精力。

它既解决家长们的当下需求——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又能满足孩子未来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桔博士,让每次学习更有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dongtai/1809.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未知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