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教育的研究是天津美达菲学校深度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关于中西教育的优劣,一直以来是教育从业者研究话题,更是家长们在孩子开始接受教育前,帮孩子处理的第一道教育选择题。 对于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利弊,从事美式教育多年的杨振宁做过较为系统地回答。其中有一段2015年

  关于中西教育的优劣,一直以来是教育从业者研究话题,更是家长们在孩子开始接受教育前,帮孩子处理的第一道教育选择题。

  对于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利弊,从事美式教育多年的杨振宁做过较为系统地回答。其中有一段2015年的采访对话,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启发:美国的教育是启发式的,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所以学生学习是天马行空;中国的教育是训导式的,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所以学生的基础很扎实。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采取哪种方式更好,要因人而异。如果你让我说得更清楚,那就是90分以上的学生,采取美国式教育;80分到90分之间的,采取中国式教育。因为90分以上的,基础已经很好了,就可以让他们天马行空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取长补短的中西教育模式,供大家选择呢?

  国士离去引发的教育思考

  5月24日,袁隆平院士的逝世,举国哀痛,对于这位对中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院士,人民表现出了最深的哀痛和沉沉的追思。在回忆他的生平时,有一封纪念母亲的信件,袁隆平情真意切地在信中写道:“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袁老给妈妈的信

  妈妈怀里的孩子就是袁隆平

  信件的公布,让袁老的母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江苏扬州的大户人家的小姐。袁母从小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袁母从小就亲自教孩子们英语,袁隆平不曾留过学,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看懂深奥的英语文献,这和他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兼容并包的中西教育,获益匪浅

  孟子曰“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怎样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国际化人才?

  一个伟人的成功,必然有无数偶然,但也一定有其必然。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纯正美式教育背景的国际化学校,天津美达菲学校提供双语和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熟练运用中英文,并且沉浸在深入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中。学校拥有丰富的国内外教育资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整的教学体系,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领导力。美达菲深知中西教育的共性和差异,力图让每个学生开阔视野,植根经典,中西合璧,寻求全球化时代经典教育之道。

  这是一个风云际会,朝气蓬勃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观念更新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结合时代发展的脉搏,正确定位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关注学生内在需求和思想变化,将学生的最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教育从业者日思夜想的热点话题。让教育可以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专业,甚至走向全世界,是他们的希冀。对中西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是天津美达菲学校教育工作者一直深度思考和审慎探究的一个课题。

  后记

  无论是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被管制和约束,而是不断去挖掘孩子的内驱力——鸡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何唤醒孩子内心真正的自我,可能更需要各位家长深思。这也是美达菲的思考和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jiaoyutoutiao.com/dongtai/1705.html

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创业须谨慎!编辑声明:教育头条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未知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教育快报
7*24小时快讯
教育图文排名